酒在生活中总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可能是你说一诉衷肠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你调和情感的润滑剂,更可能是你直面挫折的强心剂。
你希望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如果它是语言你会选择哪种酒来做你的语言。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分钟,同事小年还在纵情高喊着撸串与啤酒的旗号:没有扎啤的清爽,没有撸串的孜然香,这个夏天还是一个完整的夏天吗?
当然不是,这大概是很多人心里想说的话,啤酒可能是大部分年轻人最好的朋友,也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语言。
科学家对饮用啤酒的测试者进行实验表明,饮用啤酒可在大脑产生多巴胺化学物质,使人们感到非常愉悦,并希望饮用更多的啤酒。
为什么大家在夏天都爱喝扎啤?小年脱口而出:因为它爽啊。
是啊,啤酒作为一款低度数酒精的饮料,啤酒花的苦交织着麦芽的香一大口入肚,所有的烦恼大概都在那一刻抛在脑后了吧。它给我们带来最直接的爽快像极了我们二十出头的直爽性格,没有套路,没有心机,没有是是非非,有的就是一腔热血和远大梦想,每一次的激烈撞杯都是在向世界宣告着年轻的力量,“年轻”是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因为年轻代表着无限可能。
如果说啤酒是你的语言,就去闯去拼去漂亮找寻自己的人生吧。
前几天我和好友还在红酒是否助眠的问题上来回撕扯查证,其中每一次的查阅资料都让我更走进了一次红酒,我喝过红酒,可我没有真正的喝懂过她。
有人说红酒就像是女人的化身,神秘而饶富韵味,有时候喝红葡萄酒的感觉,其实挺像恋爱的,因为你的每一次浅尝辄止都像是在一个美丽的女人身上发现秘密,这一场恋爱,你越用心,你就越能得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感觉。
红酒是午夜调情的首选,是烛光晚餐最好的点缀,她代表着温柔微醺,诉说着感情的温度。
如果说红酒是你的语言,你会去找谁来一起细细品味这一段话呢?
马克吐温曾说过:世上什么东西太多了都不好,但好的威士忌就多多都不够。
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阿尔·帕西诺的《闻香识女人》,这部影片一直被我奉为我心目中的电影圣经,我清楚的记得其中的每一个画面,它不止教会我发现生活里的美好,不夸张的说它甚至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我也是因为这部电影发现了一种叫做威士忌的酒,发现了杰克丹尼。
电影里史法兰的无论走到哪都会有不离身的杰克丹尼。
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态度,有人说喝威士忌如品人生,既经得起狂欢,也耐得住寂寞!
无疑电影里的史法兰是寂寞的,他是退役中校,他高傲却因为失明而陷入挣扎,如果不是遇见了充满正能量的学生查理,可能他的生命就终结在了自己的枪口之下。
有时候我觉得喝威士忌是一种格调,是一种勇于直面,笑对一切的人生态度,无论现在的你在经历何种磨难你都应该挺直腰板去熬过这一切,你要知道美好不在眼前就在未来,反正他总会等着你。
如果说威士忌是你的语言,那就请你把你最好的态度表达出来,告诉别人你的坚韧品质。
无论在酒的世界里兜兜转转多久我们也很难不提及离我们最近的白酒。
自古以来,中国白酒文化几千年,即使经历过了改朝换代、战乱革命,白酒的酿造一直秉承工匠精神、坚持古法工艺,一直延续至今。
白酒也一直在世界酒文化里作为中国的代名词为世界酒文化添彩。
一说起白酒,我们总能想起它的醇厚,想起它的馥郁香气,想起它带给几辈人无法各种各样的回忆,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史的厚重在白酒里尽显无遗,第一口的辛辣刺激味蕾,也刺激着鼻腔,更刺激着你感性的大脑,再喝下去醇厚浓郁的香气一直在口腔里回味,余香不尽。
最后你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论是恍然大悟的少年,还是负重前行的中年,都像电影画面一幕一幕在你的心里激起水花。
如果说白酒是你的语言,透彻应该是你最好的人生感悟。
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想过其实每次你最真实的回忆都源自于味觉。
它冲破了时间的壁垒在你又一次的品尝之间带你重温你最想要或者最不想要的那段过往。
熟悉的时刻潜藏在回忆里像是一个写不尽的记事本,而味觉则是最好的一支笔。
谈到触发味觉写下的记忆,我们总能想起与朋友或者爱人在小酒馆里微醺买醉的时刻。
如果说味觉是一支写下记忆的笔,那酒就一定是那款最浓烈的墨水,唯有它才能印下最深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