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青岛,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海边沙滩,其实青岛的博物馆也是一大亮点。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眼睛,从中能看到这个城市的灵魂。提起青岛的博物馆,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青岛博物馆、中国海军博物馆这些历史悠久、声名在外的“招牌”。实际上,青岛还有许多值得细品的博物馆这一个个别有味道的灵动秀“眼”,或专业或特色,让人更立体、更全面地认识青岛,认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1.奥帆博物馆
走进奥帆中心,只见海湾内停靠着密密匝匝的帆船,远远就能看到如拍岸的海浪一样动感的建筑青岛奥帆博物馆。它矗立在海天之间,收藏着青岛对年奥运会的全部记忆。
进去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开阔而敞亮的大厅被一面奥运主题的大理石壁一分为二。入口的一侧摆放着奥帆赛各级别赛船的实物;内侧则是几乎占满整个地面空间的大型全景沙盘。
站在沙盘前,整个浮山湾便可尽收眼底。山、海、城、帆的巧妙结合更完美地凸显了“帆船之都”人意想不到的是,巨大沙盘上的众多小帆船可以通过沙盘外围的6台触摸一体机进行操控,随时上演一场激烈的帆船赛。
在二楼展厅的一角,有一间环幕放映室里,投影机放映着帆船之都的形象影片。环幕放映室外,一只硕大的地球仪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只直径1.8米的磁悬浮地球仪始终悬在半空中,在它的表面上,闪着红色光芒的地方代表着青岛的友好城市,一个个细小红点连成一条线,几乎跨越了整个“地球”这就是“帆船之都”和它的姐妹城市们。
游览过奥帆博物馆,你还可以把它“带”回家。楼新开辟的纪念品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纪念品,琳琅满目,绝对有值得你留作纪念或送给他人的好宝贝。毋庸置疑,奥帆中心绝对是青岛的新地标。它所带来的快乐享受,深深印在人们的心里。
2.邮电博物馆展
众所周知,青岛的博物馆、收藏馆、美术馆众多,有的现代,有的古韵。而有那么一栋暗红色的建筑,穿越百年,经过战乱和变动,依然伫立在安徽路和广西路交界,成为如今的青岛邮电博物馆。
青岛邮电博物馆,始建于年,是青岛现存最早的邮电营业楼。整个楼体沿街排布,用红砖砌筑而成;哥特式的砖木结构,尖顶、拱券与花窗特色鲜明,是最美光影空间。
走进邮电博物馆的瞬间,仿佛开启了通向历史的大门。馆内一至三楼除楼梯间外,其它都是双层透明的玻璃窗采光。塔楼阳光透过韵味十足的彩色玻璃窗,在墙上、地板投下斑斓多彩的光影;馆外树影与光照下凹凸起伏的立面,交错产生斑驳多姿的投影,美轮美奂!
展厅的一楼为接待大厅、古董电话墙、胶澳慢递和纪念品商店。五花八门的老电话机是这里最丰富的展品,有多部,涉及过去年间不同历史时期的20多个国家制造的电话机。其中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电话机。
3.青岛啤酒博物馆
青啤与青岛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座城市与一种啤酒品牌同名,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切。也正因如此,凭借着杯啤酒的历史魅力,青啤博物馆不仅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点,而且成为一个浓缩青岛百废待兴、激情勃发的百年历史的地方。
沿着延安一路向北,来到了登州路上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博物馆的购票大厅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进入园区后必经世纪广场,行至此处啤酒风情便迎面而来。眼前正面是青啤百年颂雕塑,巨大的阿拉伯数字“”向游客提醒着青啤的白年历史。
广场的另一侧是一组造型别致的喷泉雕塑。中间一个巨大的啤酒瓶,周围摆放着8个酒杯,仔细观看杯子上还雕有植物,听讲解员介绍说这就是生产啤酒的原料啤酒花,而喷涌的水花就像是啤酒泡沫一样。
绕过世纪广场便来到了青啤博物馆的楼前。这座极具代表性的小红楼是德国人建厂时修造的,是青岛市目前保留不多的典型德式哥特建筑之现在,除了过去一座用于散热的烟囱被拆除外,博物馆所在的三层楼的建筑,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多年前的德国老厂房和老设备,是真正记录百年历史的珍贵宝物聚集地。
迈进博物馆的大门,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百年前。上世纪初期啤酒厂的实物、图片资料随处可见。据导游介绍,年英德商人投资40万墨西哥银元在青岛兴建啤酒厂,当时设计年产吨,发展到目前年产数百万吨,不得不令人感慨。徜徉馆中,似乎伸手就可以触摸百年的历史。
每个人,每一次出行都有他自己的故事;每条路,每一次变迁都记载着厚重的历史。一次博物馆的探访,仿佛翻开了一段段历史,聆听了一个个故事,那丰富的、引人回忆的片段叠踏而来,变成了这次探访最珍贵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