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HimmelgibtskeinBier
Drumtrinkenwireshier
天堂没有啤酒……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人间豪饮
Yes,进入9月,全世界人民期待的德国啤酒节就要到来了!这不仅是德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行动指向。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啤酒品牌和酿酒风格,但论好啤酒,只服德国人。这句话绝没有贬低其它国家的意思,众所周知,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大众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都是德国制造,自年以来,德国人用严谨的态度一直引领着全球汽车行业。同样的,自年颁布《啤酒纯酿法》以来,严谨有序的德国人凭借精益求精的德国精神,在啤酒行业同样取得了极其出色的成就。
▼风靡世界的德国啤酒▼
德国啤酒起源于6世纪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仍然保持着纯正的德国啤酒风味,这主要归功于年颁布的《啤酒纯酿法》。德国《啤酒纯酿法》法案明文规定酿造啤酒的原料只能使用麦芽、啤酒花、水,以及后期加入的酵母,法案颁布已有多年,至今仍然受到德国法律保护。也正是这部“宝典”,让德国啤酒形成了全民热捧和口诛笔伐两种极端场面。
▼各种负面消息见诸媒体▼
-来来来,今日的“走近科学”
哦,不对,是“世界解析”
就带你看看
被德国酒厂奉为圭臬
《啤酒纯酿法》-
是个什么*
▼
-01-
公元年
巴伐利亚公爵威廉四世颁布了一条法令:我们尤其要强调的是,今后我们的城市、市场以及乡村,只能使用大麦、啤酒花和水酿造啤酒,绝不可以有其它成分。这就是最初的“巴伐利亚纯净法”原文,后来这条法规又升格为德国《啤酒纯酿法》,也是全世界广泛认可的啤酒质量标准。
▼“纯酿法”的束缚力▼
-02-
首先
回到年前
那时候的巴伐利亚地区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这个时期的帝国早已由权力高度集中的大帝国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邦联(没错,皇帝就是个招财猫般的可爱象征)。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分封土地,广建诸侯的封建领主制的松散帝国,可以说他既不神圣也不罗马。但维系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税收。欧洲的封建社会有一条基本原则是,国王的一切花费大都应出自他自己领地的收入,对于领地之外的土地和农民,国王无权谋取收益。在此之外,国王要征税都需要和纳税人进行协商。
▼WilliamIV,DukeofBavaria▼
-03-
别急
重点来了
年4月23日巴伐利亚公爵威廉四世在慕尼黑北部城市英戈尔施塔特(Ingolstadt,奥迪总部所在地)召开三级议会(assemblyofestates,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英、法两国形成的议会制度),他宣布......(详情请见上述《啤酒纯酿发》原文)而当天开会主要是讨论财*税收问题,关于啤酒,仅那么一小段记录了下来。
▼《啤酒纯酿法》原文▼
▼《啤酒纯酿法》起源地英戈尔施塔特的周年庆祝海报▼
-04-
中世纪
欧洲生活概况
你说就这么一句话,你还是看不出它的威力有多大。盆友,你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当时的统治者要在重要的税收会议中添加这么一条?通过历史、文献,我们了解到中世纪欧洲概况,那时候的人们饮酒和饮水一样普遍,甚至有的贵族一生只喝酒不喝水。除了某些宗教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中世纪的欧洲饮用水存在很严重的健康问题。中世纪的欧洲,除了人烟比较稀少的地方外,天然水源的水质大多很差,因为没有什么有效的排污系统,流进城市的河流都散发着恶臭,所以整体上缺少干净的水源;城市里的卫生条件也不如人意,瘟疫频频发生,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路易十四有天早上起床,打开卢浮宫的窗户,下面一个老百姓赶着一群猪经过,恶臭直接把国王熏晕。国王的居住环境尚且如此,平民的生存条件也就可想而知了。
▼FilthyCity▼
-05-
啤酒代替了水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中世纪的人才会选择喝酒,一方面,中世纪的人认为酒精更有营养,能够促进消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酒精较难腐坏,能够长期保存,在有些地方,干净的水其实比劣质的酒还贵。当时很多修道院的重要经济来源就是卖自己酿的酒。葡萄酒出现的时间虽然晚于啤酒,但因其原料产地对地理环境有要求,并不是欧洲大陆上的每一块土地都适合种植。因其产量有限,葡萄酒仅是中上层人士才能喝到的东西,普通人就饮用啤酒替代。
▼贵族喜饮葡萄酒▼
-06-
啤酒花成为关键
讲到这里,你看出问题来了吗?刚刚提到的巴伐利亚公爵威廉四世颁布的啤酒酿造法令添加成分有哪些?划重点了哈:啤酒花。啤酒花有什么作用,我们这里就不废话了,自己可以去查资料。大量的需求导致采集野生啤酒花已经不能满足生产,人们就势必开始驯化种植。恰恰这种啤酒当中必不可少的添加物种植地就是巴伐利亚大公管辖所在地,控制住了所有的啤酒花产地就意味着税吏只用坐在啤酒花种植场门口收税就可以了。另一方面,规定酿酒使用单一的粮食种类,也解决了酿酒和人们日常饮食争夺“口粮”的问题。就这样,一条简单的税法造就了今天德国人为之骄傲的“德国品质”。
▼干杯吧,德国!▼
-07-
酵母
改变“纯酿法”
其实就这三样东西,也不能酿造出啤酒,要酿造出啤酒,也得违背“纯净法”加点其它东西——酵母。因为啤酒发酵所需的酵母在十九世纪末才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正式发现;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还没有发现酵母的存在,所以《啤酒纯酿法》中还没有酵母。但热爱酿酒的修道士和科学家已经开始注意到,在不同的环境和温度下,啤酒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这实际就是艾尔Ale和拉格Lager酵母在不同温度下工作的结果。
▼酵母“工作”图▼
-08-
早已不是原来的“纯酿法”
于是,年,慕尼黑法案颁布,可以使用低温贮藏发酵的方式酿造啤酒,也就是Lager。年,巴伐利亚州*府规定,每年只能在冬天酿酒(9.29-4.23),其它时间不能进行。仅仅围绕啤酒的酿造和添加物甚至割裂了“德国南北”,比如,巴伐利亚人规定在下发酵的拉格中坚持应用“纯净法”;对上发酵的艾尔除了四大元素,可适当添加小麦汁或燕麦汁。而北德则允许对下发酵的拉格添加纯蔗糖、甜菜糖、转化糖浆、改性淀粉糖浆,甚至由上述糖浆制作的着色剂。因此,德国版啤酒纯净法已经与最初年的啤酒纯净法大相径庭了。
▼巴伐利亚啤酒“纯酿法”酒标▼
▼“北德版”啤酒“纯酿法”酒标▼
-09-
现代
德国啤酒
在六十年代,德国作为欧共体(欧盟的前身)成员国却一直限制其它成员国的啤酒进入本土,并引起不满。因此在年欧洲法院裁定出口到德国的啤酒不受纯净法制约,因为它阻碍了市场自由。但是固执的德国人仍然在本国坚定执行这项法律,这也导致了出口到德国的外国啤酒销量欠佳。
▼德国啤酒▼
年欧共体更名为欧盟后,在年投其所好,规定遵循纯净法配制的德国啤酒归纳到“传统食品”当中,当时这种所谓的“传统食品”在全欧洲仅有15种,德国啤酒便是其中之一。
▼欧洲食品安全局▼
-10-
最终
不过,近年来,“纯净”这块招牌屡屡受到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德国啤酒的外国竞争者,有时候也来自德国啤酒酿造行业内部。《啤酒纯酿法》的权威地位遭遇工业化生产的挑战,同时阻碍创新,德国酿酒业不是没有危机感,他们也在寻找出路。巴伐利亚酿造者协会于年12月召开会议,通过一项支持“修订纯净法”的决议,此举是为了给那些添加了“纯净法”规定之外的天然成分的啤酒给予合法身份。而这个决议来自《啤酒纯酿法》的出生地巴伐利亚,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年慕尼黑啤酒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