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深省的一首词,世间最珍贵的,就是 [复制链接]

1#

幸福不在远处,就在身旁,就在眼前。幸福不在别人的眼中,而在自己的心里,真正的幸福,需用心去体会,而不是用眼去观看。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也难怪晏殊会写下这首词: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宋代: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别离是不止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的河山,徒然地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倒不如怜惜眼前曼舞的歌女。

读到这里,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古诗十九首》里那些劝勉及时行乐的“颓废”诗篇。还有一首差不多时候无名氏的“熟诗”,也和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相似。那就是: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不过很明显,比起晏大官人,这首诗就过于直白了,不像他那么“温婉”,但可谓都是殊途同归。

其实不用他说,我们也知道宇宙无限人生短暂是个永恒的难题,可是解决的办法在哪里呢?我们似乎也是千百年来百思不得其解,还好晏殊告诉了我们:不如怜取眼前人。

假如我们再把这个“眼前人”的内涵推而广之,我们可以说这个“眼前人”可以是你朝夕厮守的爱人,可以是你朝思暮想而又不敢表白的“梦中情人”,当然还可以是你的亲人,是你的朋友,甚至是你理想,梦想,乃至幻想,凡是你觉得能够在这个有时略显冰冷与寂寞的世界上可以温存你枯窘的灵魂的,无论是人或事,哪怕是一件乍看起来微不足道(在无关痛痒的旁人眼里)的物什,都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你的“眼前人”。

纵观两宋,我们也不难发现,除了柳三变、姜白石等极个别布衣文人外,其他的文坛鸿儒、词坛巨腕,大多是政坛显要。

做为富贵宰相的晏殊,他不会让痛苦的怀思去折磨自己,也不会沉湎于歌酒之中而不能自拔,因为空目念远已是无益,与其追忆那已远去的,不可挽回的旧日恋歌,不如好好珍惜、把握眼前的一切,接受身边拥有的幸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