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说了修道院啤酒来龙去脉,没有看的可以时光倒流去看看。上次最后说到了Trappist阵营里的Westvleteren。接下来我们就直接说剩下的几家。
十四家Trappist一览
Achel-AchelTrappist,producedbytheAchelseKluisbrewery.
LaTrappe-LaTrappeTrappistproducedbyKoningshoevenAbbey.
Chimay-ChimayTrappistbeer,producedatScourmontAbbey.
Rochefort-RochefortTrappistproducedbyOurLadyofSaint-RemyAbbeyinRochefort.
Westmalle-WestmalleTripel,DubbelandExtraTrappist,producedbyOurLadyoftheSacredHeartAbbeyinWestmalle.
Westvleteren-TrappistWestvleteren,producedbySint-SixtusAbbeyinWestvleteren.
Zundert-ZundertTrappist,producedinthebreweryatMariaToevluchtAbbey.
StiftEngelszell-TrappistbeerproducedbyStiftEngelszellAbbey.
MontdesCats-MontdesCats-Trappistbeer,producedbytheabbeyofthesamenameinFrenchFlanders.
SpencerTrappist-SpencerTrappistproducedbySaintJoseph’sAbbey.
TreFontane-TreFontaneTrappist,producedbythebreweryatTreFontaneAbbey.
Cardea-CervezaCardeaTrappist,producedbytheMonasteryofSt.PeterofCardea.
MountSt.Bernard-TrappistbeerfromMountSaintBernardAbbey.
Orval-OrvalTrappist,producedbyOrvalabbey.
这十四个就是正宗Trappist修道院啤酒,介绍新的牌子之前贴出来给大家温故知新。下面就进入正题,第一家——LaTrappe。
LaTrappe(特拉普)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修道院啤酒品牌,在荷兰大小超市里几乎都能找到。这个品牌在修道院啤酒中可算最高调和商业化的品牌之一(可与之比肩的只有美国那家),如果不是Trappist对它限制我猜它不会比喜力差。
先要说明LaTrappe是修道院给啤酒定的品牌名,而酿酒的修道院并不叫LaTrappe。LaTrappe修道院按照ITA的资料,是最早的特拉普修道院,并且在法国诺曼底。对特拉普修道会来说这个修道院正是自己修会的发源地。更关键的,正是因为这家修道院解禁饮酒,拉特拉普修会才开始大规模酿酒的历史。但是奇怪的是,现在ITA组织里没有这家修道院。这家修道院我查过还在法国。我猜想会不会这个老牌拉特拉普修道院太坚持隐修而没有加入ITA组织?
不管怎样,现实情况是:这个如此具有品牌附加值的名字反而给另一家荷兰修道院拿去做了酒的牌子。这家很有头脑的修道院就是荷兰的Koningshoeven修道院。
这个名字读音相当拗口的(应该是荷兰语)修道院最早只是一个羊圈,年3月5日这个羊圈里举行了神圣的弥撒。这是当地第一次正式的弥撒,Koningshoeven修道院将这一天当作自己的“生日”。在修道院建立的三年后修道士们就迫不及待地建起酒厂酿啤酒。十年后修士们又建起更大的新酒厂,目的是为建更大的修道院筹钱。他们很快如愿以偿。仅仅三年,靠啤酒挣的钱就足够他们建起一座崭新的修道院。
也许最初酿造啤酒太成功了,这个修道院对酿酒有着十足的迷恋态度。以至于它在啤酒这项事业上激进地向商业化走去。而这并不是特拉普修道会的初衷。
在二战后,粮食短缺,没法酿酒的Koningshoeven修道院不愿厂里的机器“歇着”,他们居然做起柠檬汽水的生意,当时软饮料生产是很新潮的产业。这家修道院的商业意识那时候就可见一斑。
年后,修道院索性把酿酒业务卖给了现在百威英博公司的前身——比利时Artois集团(就是出品时代啤酒的那个公司)。此后修道院居然以售卖拉格啤酒为主,直到年合同终止,才停止拉格啤酒的生产。
年到年,修道士们又开始自己酿酒,其间他们研究了新式酒款,比如金色艾尔、双料、三料等。也正是在年他们正式使用LaTrappe做自己啤酒的品牌名。年他们又成功地研发了酒精度达到10%的四料酒。
年后,他们成为了荷兰巴伐利亚(Bavaria)酒厂的子酒厂,同时也发挥了巴伐利亚啤酒的特色,研发了小麦白啤。但当时Trappist组织已经有严格的认证规则。和商业酒厂如此紧密的合作行为自然被ITA组织视为过度商业化。于是联盟开会决定把LaTrappe开除。
这也难怪ITA,毕竟如此大张旗鼓地商业化酿造触及了修道会的底线。这下Koningshoeven修道院就着急了,马上展开对ITA的公关。但是要回到Trappist行列可不容易,大概经过前后五六年的谈判拉锯,Koningshoeven修道院同意恢复到修道士主导酿造的底线。这样他们就顺利重回Trappist行列,能打上六角形标签了。
不管它和修道会联盟关系如何,这家修道院酿酒的技术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产品线非常丰富,毕竟它是走过商业化道路的酒厂。目前,Koningshoeven修道院一共有8款酒(修道院联盟中排第二),酒精度从4.5%-11%。
因为它家酒太多,所以只挑几个特别的介绍。
第一款介绍的是酒精度最低的酒LaTrappePUUR,可以翻译成纯酿。其实这款酒是非常入门级的修道院啤酒。甚至一些老酒友会对它的寡淡嗤之以鼻。好吧,我认为这个酒就是他家放出来吸引小白的。为什么?因为这款酒用全有机原料酿造做噱头,号称世界上唯一一款全部用有机原料酿造的修道院啤酒。相信这会吸引一批有环保倾向的拥趸,尤其是在欧洲年轻人中间应该挺吃得开的。至于味道嘛,就像有机原料一样纯(淡)。如果你爱喝啤酒,不建议喝这么寡淡的,如果你有环保倾向,并且要装个B,那可以买来发朋友圈。
接下来是它家修道院特酿(LaTrappeIsidor)。这款酒在年推出,以Koningshoeven修道院第一个酿酒师IidorusLaaber命名,同时也是修道院周年纪念款LatrappeIsid’or(7.5%),其风味有点介于二料和三料之间,有着丰富的焦糖香,后味果香丰富。在修道院啤酒中纪念款比较少见,而且它是比较新出的酒,自然会有別于之前的特别味道。
我们再来看它的修道院四料:LatrappeQuadrupel(10%),味道和罗斯福八号或者St.Bernardus8(圣伯纳8号)非常接近,应该可以算重口味修道院的典型。修道院号称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四料(我还没考证),同时在最近的两年它拿了不少欧洲啤酒的奖项(其它特拉普修道院很少参与比赛评选)。奖项证明了这款四料还是有相当实力的。想体验最地道的修道院啤酒味道,选择这一款不会错。
LaTrappe的另一个有趣的产品就数小麦白啤——LatrappeWitteTrappist(5.5%),因为小麦是非常巴伐利亚的酒(就是在与荷兰巴伐利亚酒厂合作时开发的产品),一般低地地区不擅长做小麦。所以这一款是非常少见的、修道院旗下的小麦啤酒。按他们自己的话讲,这是唯一的修道院白啤(其实奥地利的修道院有做白啤,从年开始Trappist修道院啤酒中有两款小麦啤酒),很典型的清爽型啤酒,特色并不明显。
最后重点讲一下它家的过橡木桶版四料(Quadrupeloakaged)。这种酒在各种不同酒桶放三年熟成。每个批次酒桶都不同,有波特、白兰地、红酒、威士忌等各种酒桶,橡木桶本身还会带出橡木和单宁风味。这个做法和智美的过桶酒是一样的,尤其是也会用到糖浆,使得它酒精度能够达到惊人的11%。它每个批次因酒桶不同,味道都有变化。在专业的啤酒评分系统里会将每个批次的酒单独拿出来评分。这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