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消费界
导读:
90年代,他入局啤酒行业,和青岛啤酒顽强对抗了十几年,折戟沉沙。带着不甘和坚持,他在啤酒行业沉浮,蓄势待发。
市场变幻,时光荏苒,不变的是他对啤酒的热爱。
今天的采访嘉宾,我们邀请到了喜啤士创始人刘俊杰,为我们分享精酿江湖的那点事。
喜啤士是专注于服务精酿啤酒经销商、渠道商、品牌商等市场端客户,以精酿啤酒技术研发为核心,为市场端客户提供质量稳定、不断更新的特色产品及精酿品牌的建设和发展支持的第三方。
多年以来,喜啤士已经逐渐成长为行业领头羊,帮助上百家啤酒企业完成产品的改善,技术的提升和品牌的升级。
13年以来,中国啤酒行业持续走低,低端啤酒逐渐满足不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精酿啤酒正在顺势而生。此次喜啤士的采访,让我们一起走进精酿啤酒的沉浮和发展,探索其在中国的未来之路。
精酿啤酒
精酿啤酒因为其麦芽浓度高,普遍在12°P-14°P,酒精浓度更高(4.5%-11%),不进行过滤和杀菌处理,具有香气浓郁,口感饱满,新鲜度高等特征。
比起普通啤酒和纯生啤酒,精酿啤酒最大的不同便是新鲜度的高低。
正是因为产品的优质,精酿啤酒在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发达国家拥有巨大市场。
年国内精酿啤酒消费量占比2.4%,市场规模占比约5%,与美国13.6%的消费量占比和25%的规模市场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目前,因为精酿啤酒过于小众的圈层,居高不下的成本和价格,量产起步的销售困难,品质一致性难以保障等问题,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精酿啤酒要想在中国啤酒行业站稳脚跟,从小众圈层向大众化市场扩张,确保质量稳定,风味突出是基础,建立中国精酿啤酒品牌服务品牌,解决行业难题是必然选择和关键。
·关于行业·
精酿啤酒行业鱼龙混杂
问:入局行业多年,观察到行业目前是怎样的状况?
刘俊杰:这么多年在行业内摸爬滚打,让我感触颇深。在我接触的众多老板里,个个资金雄厚,但对于投资却很急功近利,很多人觉得投进去就能赚到钱。
实际上,精酿啤酒门道多,它讲究质量、讲究文化,讲究技术,并不是投钱进来就等着做收渔翁之利这么简单。
针对这样的客户,我们需要给他改造设备,培训人员,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后来,我们就开始转变思路,不如先做推广。
于是我们就开始指导他们开始做市场,有了市场,再去做工厂,投资就比较明确,不会造成浪费。
所以,这些人傻钱多胆大的从业人员,前期应该经过仔细的筹备策划,在有目标群体后,进行研发,然后针对市场调研去建工厂。
虽然困难重重,但和客户打交道的结果是可观的,我们也感受到中国背后的巨大市场。
因为毕竟中国有万吨的啤酒消费量,除了五大集团外,还有数百个甚至是上千个中小型啤酒企业和数以十万计的啤酒、红酒经销商,他们都将是精酿啤酒的蓝海市场。
最主要的是,中国的消费升级,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享受为主的时代。
如果说以前只是胡吃海塞,弥补曾经物质匮乏时代的欠账,那么17年后,市场就逐渐在发生变化,人们对于啤酒的需求在发生改变。
在过去,很多啤酒工厂其实生存的并不好,因为受到大厂成本、销售费用的挤压,而自己又没有什么差异化,消费者喝到口中的酒都是一样的。
但出现了精酿后,这些工厂发现原来自己是可以去做精酿的,发现了新的市场。
截止到现在,我们的业务已经遍布了河北、东北绥芬河、哈尔滨、山东阳春,还有浙江的梧州特斯拉啤酒厂。
除了这些大一点的企业,我们和几千吨的啤酒企业,比如向来宝之类的同样合作得很愉快。
问:在推广精酿啤酒的过程中,市场教育怎么做?
刘俊杰:就像武侠小说令狐冲的无招胜有招,所有的招数不如无招。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些合适的企业,集合全国经销商的力量,迅速推广到市场上去,让消费者喝到精酿啤酒。只要喝到,就忘不掉,这就是最大的推广。
其实在此之前,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写